曾德祥 | 世无磨砺真能避,人既有梦定不负----1989级国际贸易 曾德祥

发布时间:2020-12-08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曾德祥,1989年攻读原广州对外贸易学院国际贸易专业。现任广州博冠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广州开发区政协委员等职务。


从浙大光学仪器本科毕业,到广外进修国际贸易;从刚毕业做搬运工,到自己一手创立博冠科技公司。这样的奋斗仿佛伴有激励的号角:学习、学习、再学习!突破、突破、再突破!

曾德祥照

曾德祥照

云山有约,重来听朗朗读书声

回忆起入读原广州对外贸易学院后,在广州北郊大朗度过的两年时光,曾德祥充满了怀念与感激。报考广外,看似阴差阳错也颇为机缘巧合。当年作为浙江大学光学仪器毕业的大学生,曾德祥毕业即被分配至湖北宜昌的一家军工企业当工程师,参与一个光电搜索系统的研究。他一直致力于成为一名优秀的工程师,命运好像也在把他按照这个标准模型来进行塑造。然而一次前往杭州的出差,火车上一名对外经贸大学的学生对他说,对外经贸大学号称中国的哈佛大学,哈佛大学商学院最吃香的就是搞外贸的国际商务人才。这些话勾起了曾德祥的回忆,大学期间他看过一本营销学著作《反败为胜》,曾德祥心中曾萌动过创办企业的梦想;当时,他还曾参与过浙大的“经济社”,尝试着一些小的商业化运作,赚了一些小钱,他便觉得经济这个东西挺好玩的,能够看到你的投入和产出,挺有意义。然而真正使曾德祥改变理想的原因是:“那时候的大学生属于比较有梦想的一代,我们都很希望实业报国。”曾德祥觉得做实业“对这个社会的推动或贡献会比仅仅做一个工程师大很多。”

确定报考广外的国贸专业第二学士学位后,他利用下班时间迅速开始了“闭关备考”。曾德祥一个月没有下过山去单位食堂吃饭,在山顶的宿舍吃泡面专心复习。虽然没有任何参考资料,也不知道考试范围,曾德祥通过复习古文、现代汉语、英语,甚至还自学了一点粤语,最终以第三名的成绩考入了原广州对外贸易学院国际贸易专业第二学士学位班。进入广外后,因为曾德祥不曾松懈,也能够得到学校重视,所以他对国际贸易很快就上手了。

他告诉我们,“当时校园环境很小,像现在的中学,但我们同学们都是想学实在的本领的,因此并不在乎,反而倍加珍惜学校为我们提供的教学资源和学习环境。”每天吃完晚饭,打完球,便是他训练英语的固定时间。那时同学们都会去听音室观看来自香港的好莱坞电影,以及香港电影,这些都是广外贸的老师为他们搜集的珍贵教学资源。专业课程更是配备了当时学校最好的师资,当时任贸易学院院长的石畏三院长,韩金波书记,李建红教授,刘丹郎教授等都让他感到受益匪浅。还有来自美国的担任“Marketing Managemengt”即市场管理课程教授的来自美国George University的老师,也让他印象深刻。曾德祥自认为此前自己学的完全是“哑巴英语”、“聋子英语”,这些课程在让他感到吃力的同时也深深吸引着他。除了通过课后观看英语电影锻炼听力,他还开始大量扩充词汇,同时备考英语四级和六级。为了扩充词汇量,他买了一本牛津英汉词典,从A开始一个个背诵单词,半年内连过四级和六级。在外贸学院的两年,曾德祥的英语水平渐渐得到了显著提高。特别是在外教的课堂中,曾德祥所接触到的“西式课堂”更是让他耳目一新,也培养和塑造了他的参与意识和创造性思维,这些课程今天提起来依旧让他倍感珍视。

创新意识更成了曾德祥一生的宝贵财富,在做企业的过程中他也十分重视求实创新,这与在广外贸的两年学业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曾德祥认为,不要担心所学专业与工作不对口的问题,所学专业可以与工作无关,但一定要和兴趣相符,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优势,正如在广外的两年积累的基础知识,经过日后的工作及创业经历表明,是完全符合时代需要并且提升了个人素养的。“什么阶段就做什么阶段的事”也是曾德祥对同学们的建议,作为学生把基础打好,多参加实践活动,有机会多接触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是一个学生的本分与责任,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事,一步一步在人生的深田上开垦,收获人生的粮食,正是曾德祥践行的原则。

直到今天,他还是坚持不断地学习。他不仅在中山大学进修哲学和历史,也在清华、北大、人民大学学习过,还去了很多其他的优秀企业参观学习,比如苹果、谷歌等;他很喜欢看书,经济、管理、传记、哲学、宗教、历史等书籍都有涉略,这些都造就了他渊博的知识和不凡的谈吐。人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不断地进步;只有不断地进步,才能跟紧时代的步伐,得到不断的成功,曾德祥验证了这一道理。在对外贸易上,曾德祥就是这样运用他“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不断成功”的智慧,游刃有余的应对不同国家的差异,解决产品销售时的文化冲突。

曾德祥致力在自己公司中形成这种热爱学习、追求进步的工作氛围,重视员工的可持续发展,比如经常送很多书给员工看等,以此帮助员工成长,培养员工的创造性思维。这种不断学习、充实自我的态度让他攀上了一个又一个事业的高峰。

商海无涯,暂归结数十年夙梦

为了梦想,他选择重返校园,走进广外;再出校园,他怀揣梦想,只顾风雨兼程。毕业后的三年里,曾德祥从单证员做起。为了货物能够按时装车,他会和装货工人一起赶工。对于送信,打印单据和办进出口手续等工作,不论多么繁琐和磨人,他能够微笑应对。夏天骄阳如火,他冒着热浪引导一辆辆大卡车通过。刚入职时,在海珠区海关,他为了进出口货物单证上一个小小的格式问题,来回跑了七八趟。当时他耐着性子与态度傲慢的工作人员周旋,最终终于顺利解决了问题。

曾德祥在毕业后干单证员的三年里,虽然有着当时相当于研究生的学历,却不为自己没有获得相应的待遇而懊恼。在他看来,这三年非常重要,不仅培养了自己日后踏实的工作作风,也培养了难能可贵的定力。这三年中,曾德祥事无巨细地参与每个贸易环节,从客户、工厂、供应商到商检、外管和海关。这些在基层积累的工作经验,无疑对他今后的创业多有裨益。而他的这些亲身经历,真实地印证一个道理:“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才须待七年期。”年轻人可以流汗,可以遭遇挫折,但只要你能够坚持下去,最后一定会浇灌出成功之花。

离开这个相对最为艰苦的工作后,他去了一家中央直属企业,主要负责销售环节。6年内,他把自己定在进出口贸易的位置上,积累了大量的客户资源,也对涉及光学仪器的整个市场行情、商业运作模式有了自己的认识。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曾德祥就这样用十余年的时间完成了在光学仪式器领域的进出口贸易试水。

常言“四十而不惑”,在一个个不时抛来的橄榄枝面前,曾德祥越发清醒地意识到,是时候开始创办企业,实现企业家梦想了。2003年,曾德祥抓住了国家刚刚开始批准放开民营企业做外贸的这一机遇,带着自己多年来积累的学识与资源下海创业,幸运的成为了第一批在广州拿到外贸经营权的民营老板。

曾德祥回忆创业之初就面临在出口退税背景下资金的困难,还有来自国内竞争对手的打压以及承受国际市场上客户对博冠的认识和接受程度较低的压力。经过一段时间的经营,博冠才渐渐为客户所接受和认可,也在国外慢慢走向正轨。到后来2005年,博冠的制造成本大幅度上升,同时人民币升值。这导致博冠的结汇、人民币结算等收益下降,整体利润下滑。曾德祥意识到百分百的外贸之路必须得到改变,于是开始拓展国内市场。当时国内的消费市场不成熟,曾德祥没有任何做国内市场的经验,加之在品牌推广、产品研发和渠道建设方面的投入很大,导致经营成本非常高。尽管如此,曾德祥还是花了大价钱来推动市场需求,那时,绝大多数的消费者认为没有必要去买望远镜,也不知道望远镜是干什么用的,经济水平也没有达到这样的需求,可以说望远镜行业在中国的市场是非常小的、为开发的,同时也隐藏着巨大的商机,所以曾德祥就将市场推广放到了最重要的位置上。做广告,推宣传,在珠江边上排开十几架望远镜免费提供给市民观月。另外他也意识到树立品牌的重要性,为博冠注入了品牌观念。随着2006、2007年间国内望远镜市场的兴起,博冠的内销之路也真正兴起,成为了国内市场上的领先品牌。如今,博冠公司更是进军3D产业。

从开始默默无闻的小型代加工厂,发展到如今有着200多个员工、坐落于广州市经济开发区科学城的广州博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不论是市场占有率还是行业口碑,都迅速成为了中国光电业界的佼佼者。“博涵四海聚当代英才,冠绝全球集天下财富”这句话就是对博冠最完美的阐释。

如今的曾德祥,家庭美满,事业有成,却孜孜不倦奉行着“在路上”的人生信条。勤勉好学的他,已在清华大学进修2年,北京大学历史系进修1年,考入人民大学金融学院EMBA,为了补充知识还选择了中山大学哲学班。

当谈及他日前被广州市文明办评选为广州好人(诚实守信类)这一荣誉时,他说到:“诚实经营,守法经营,诚信为本,才是为商之道。”自古真正大商都是儒商、圣商,这正是曾德祥所赞赏的。他还表示,希望公司的发展对中国国家实力的增强真正起到推动作用,也就是他所说的“做实事”。他认为自己依然在实现梦想的路上,喜欢挑战新的东西,思想不保守,心态永远是年轻的。他为公司拟的工作方针中有三条:赶潮流,接地气,做工匠。在做大做强企业之余,曾德祥也一直致力于支持公益事业,资助了多所贫困小学。更是参与了广州狮子会——这个总部在美国芝加哥,全世界最大的民间慈善机构在广州服务队的创建。

静观万物,谈罢沧桑送寄语

曾德祥从公司的董事长的角度对毕业生提出了建议:“千万不能眼高手低,哪怕读博士,也要从基层做起,每一项工作都是有意义的。清洁工都是有学问的,只要用心做一定有成就,从最基础的工作做起。”勤勉踏实的作风,一直是曾德祥今日成功的强大助推器。 他还说到,公司选择员工时另外一点也很看重,那就是专注与踏实的心态。比如有的求职者在一两年内,会先后更换四五家公司,曾德祥认为,这是求职者心态浮躁的表现。

正值广外成立50周年校庆之际,他也对学校的长足发展提出自己的建议。他毫不犹豫地说出三个字:国际化。他希望广外走出自己的路,坚定不移地走国际化特色鲜明的发展道路。而要突出国际化,必须加强语言、国际经贸和国际商务等优势学科的发展。他略带玩笑语气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当时老广交会馆门口举牌问需不需要翻译的全是广外、广外贸的学生,这成为了广州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他说,正如美国的加州理工大学,综合实力不如哈佛、斯坦福,但出了很多诺贝尔奖得主。再说到卡耐基梅隆大学,虽然综合实力排名没有哈佛显赫,但计算机科学专业名列全美国第一。广外亦如是,要选有特色的路,要达到在全中国让人一提起“国际化”就会想到广外的程度。而这,也是他对仲伟合校长的名言——“广外不是985、211,广外就是广外”的理解。

如此成功的曾德祥当然有很多经验之谈,他毫无保留、毫不吝啬地向我们传授他的经验,甚至非常热情地带领我们参观他的企业,体验3D产品。

他多次强调现代大学生创业的重要性,他认为年轻人就应该出去闯一闯,创业将让你的人生更加精彩。如他所说的,具备优秀的语言能力、专业背景和与人沟通的能力,将是带领一个人走向成功的有力武器。这也是对曾德祥的写照,充满才华与智慧,坦诚且友善,谦虚且自信,曾德祥永远会是广外引以为豪的骄傲!

校友简介 

曾德祥,1989年攻读原广州对外贸易学院(现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贸易专业。他在2003年创办博冠企业,现任广州博冠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广州开发区政协委员,广东湖北仙桃商会会长、广东光学学会副理事长、广东天文学会副理事长、广州开发区政协委员、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开发区校友会会长等职务。2015年3月获评诚实守信类广州好人。

他曾在中山大学进修哲学和历史,也在清华、北大、人民大学学习过,去了很多其他的优秀企业参观学习,比如苹果、谷歌等。在研究生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是单证员与搬运工。之后他去了一家中央直属企业负责销售环节。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卢富涛